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220114期 >> 第01版:要闻
寄托安澜梦想,驶过惊涛骇浪,承载创业精神,在新时代奋进新航程——
“红心一号”故事有新篇



演员演绎当时造船场景


1970年,“红心一号”造船组全体人员合影


“硪舞”


造船组人员反复敲砸船体钢板


  德州黄河青年抢险突击队参加山东黄河防御超标准洪水实战演习


  

□本报记者王志强
  1月10日一早,一场雪悄悄降下,点缀着齐河县祝阿镇西南街村。
  86岁的张家和登上大堤,习惯性地伫立南望。
  南有黄河,逶迤东去;沿岸苗木成畦,蜿蜒起伏;脚下是红心广场,身后便是自己的村庄。
  长在黄河边,干在黄河边,守在黄河边,对于黄河,他一辈子也没看够。
  看着红心广场的标志性雕塑,张家和思绪万千:想起当年造船的艰辛,想起《红心一号》舞台剧的感动,也想起现在黄河人守正创新的成就,还有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安澜的叮咛……
“砸”出来的壮烈
  自制吸泥船放淤固堤
  一握手,粗硬的手指传递着这样的信息:这是一个经风雨、敢作敢为的硬角色。
  可不,张家和一辈子与黄河打交道。砸钢板造船,爬电线杆配电,筑坝防洪,修整备防石,啥都干过。
  “1963年参加治黄工作,干了几十年,吸泥船‘红心一号’的建造过程让我印象深刻。”提及往事,张家和眼里有光、脸上带笑,“与‘红心一号’有关的引黄放淤固堤经验获得过全国大奖,那可是咱德州黄河人的骄傲。”
  最早的固堤需要从耕地上挖土,那时,村前村后净是方坑,大的几十亩,一米多深,毁坏了耕地。
  齐河修防段的领导长志气:黄河段上,不能光手提肩扛,得想办法。
  “一天领导找到我,问筏子上放个电机行吗,我一说行,领导就买来材料,准备实验。”张家和回忆。
  1969年,段上职工在木筏上安装抽泥机组,在进水管龙头上绑上水枪冲搅水下沙土,进行冲沙抽沙试验,抽取河道泥沙淤填背河坑塘。一段时间后,还真把河道里的沙土抽上来,用管道翻过大堤淤在背河的坑塘里。
  1970年2月15日,开始造船,场地选在南坦险工。挖土平坑,搬石垛墙,拉起破帐篷当起了厂房,垛起的石头墙挡不住寒风,搭起的帐篷敞露着月亮,这就是最初的造船厂。
  1个电焊机,2个氧气瓶,一堆买回来的废浮桶。从浮桶上剔出来的铁,去锈,好的做船底,差一点的做船帮。
  “也有碰着的,也有磕着的,都是硬玩意。我虽然管电机,但是没事就砸钢板,瞧,这张照片上中间砸钢板的就是我。”张家和指着一张照片介绍道。
  最不能让他忘怀的,是工友们的付出和牺牲。因保护被大风刮跑的图纸,张传娥不幸失去了腹中孩子;砸钢板,袁根喜把大腿割伤;因焊接技术不熟练,李少敏加班练习,被焊光灼得眼睛通红;因恶劣天气线路故障,张家和作业时被电线杆砸倒……
  多少震撼来自默默无闻!
  讲述这些时,阳光照耀在张家和仰起来的脸上,他沧桑的脸庞,眼泪流下来,他那眉毛已经变得花白了。
  还尝试了很多土法。图纸绘出后,工人们不会看,就用油毛毡“比着腚裁样子”来定形,来下料。他们挥舞着5公斤的大锤,一锤锤、一钻钻,不知打断了多少锤把、用坏了多少钻头,一块又一块钢板才展现在面前。
  部件加工的最后一道难关,是把一根直径80厘米、长4米多、重量在100公斤以上的圆钢弯曲成型,工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叫“牛鼻子”。工人们挖了一个槽,生起了烘炉,烧好后就把它架在一块划有曲线的钢板上,冒着几百摄氏度辐射热的高温,挥舞着大锤砸。烧红了抬过来砸,砸了抬过去烧,就这样往返100多次,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历时5天,终于成型。
  经过85天的奋战,黄河上第一只吸泥船终于造成,1970年9月顺利下水,命名为“红心一号”。
  “最初的吸泥船,生产效率低,但意义重大,第一是从无到有,第二是利用黄河泥沙的规律,用黄河泥沙加固黄河大堤,不用再挖耕地。”董兆忱介绍道。退休前,他曾担任德州黄河河务局建业公司总经理。
  从此,利用吸泥船放淤固堤在黄河下游得到推广和应用。
  效率也在不断提升。吸泥船输送距离由最初的几百米到后来的几千米,施工效率由初期的二三十立方米,提高到每小时200立方米以上,泥泵的使用寿命由几百小时延长到1000小时以上。
  据统计,自1970年到1978年8月,德州淤背施工共投入43艘吸泥船,共完成土方4350万立方米,加固堤防60公里,背河堤面淤宽70米至100米,淤高3米到10米,消除了管涌、脱坡、渗水等险情,对保证堤防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拼力气更要拼科技,治黄人正是靠着这一心得,才创造了治黄历史上新的奇迹和辉煌,于是,在新时期的堤防建设中,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78年,引黄放淤固堤经验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我们现在的村庄,原来是大湾,都是淤出来的。”张家和指着脚下的土地说。
“演”出来的感动
  尘封50年的历史再现舞台
  每次看完《红心一号》舞台剧,张家和都想写点文章,但都没成文,每次提笔都控制不住感情。
  2020年9月17日,齐河县文化中心,由德州黄河河务局编排的舞台剧《红心一号》首次展演,台下坐着黄河人及其家属700余人。
  50年前的历史搬上舞台,看的时候,张家和就在抹眼泪。
  演出接近尾声,参与造船的老人上台,老人们哭,演员们哭,台下的观众也在哭。
  “挺真实,一看就是那么回事,净是铁家伙,碰着磕着经常有,手都是坑坑洼洼的。”在台上,张家和泪流满面。
  剧终,演员谢幕时,观众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演出大放异彩,葛爱春哭得稀里哗啦。
  她是德州黄河河务局职工,舞台剧的牵头人。
  她的哭里有感动,也有激动——历时7个多月,由德州黄河河务局职工参演的舞台剧得到了认可。
  这期间,葛爱春没少抹眼泪:正忙碌着赶剧本,5个人的队伍调走了4个,她急哭了;当单位领导从济南请来了专业老师,她又哭了,这次是感动。
  舞台剧搬上舞台的过程,并不容易。
  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作为负责人,葛爱春和德州黄河河务局办公室主任魏栋,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工作,组织排演、制作道具、联系场地……为了让舞台剧尽快与观众见面,他们带领参演职工克服重重困难,每每排练到深夜。
  剧中男一号田浮萍的扮演者郑坤深有感触:“‘红心一号’的参与者付出了太多,而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是他们守护黄河安澜的责任,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把船造出来了。作为剧中角色,我心疼我的同事,心疼得落泪。”
  也有一些故事成为趣谈。如在朋友圈流传的“孙子演爷爷,孙女喊大哥!一家三代人,辈辈献黄河!”
  这说的是剧中女一号张传娥的扮演者朱晓楠。“我爷爷、我爸爸都是黄河职工,在剧中,大爷家的哥哥演我爷爷朱宝山,我演爷爷的同事。”朱晓楠说。
  一年多来,《红心一号》舞台剧线上线下观看人数已超过70余万人次,还登上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舞台,好评如潮,频频获奖。
  看过剧,不少人追着河务局的职工问:“你们是从哪请来的演员?”他们总会很自豪地回答:“全是我们河务局职工!”
  张家和颇有感触:“我们当年真是这样干。年轻人演得真好,把‘艰苦奋斗、爱岗奉献、敢为人先’的‘红心一号’精神演活了。”
“守”出来的安澜
  共护母亲河永续发展
  张家和作为退休职工参观德州黄河河务工作的时候,倍感欣慰。
  “黄二代、黄三代、黄四代,代代黄河人,守护着黄河,不断创新,比我们当年干得更好。”张家和笑着说。
  德州黄河河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恩说:“我们是站在老一辈的肩膀上,砥砺前行,如今‘红心一号’的故事又有了很多新的篇章。”
  守的坚定。
  当过兵,上过大学,“阔别”5年之后,1989年出生的李涛又回到黄河边,回到黄河河务局。抉择并不难,因为,他的血脉里流淌着黄河人的血,忘不了儿时父辈治理黄河的付出,有着黄河人的自豪感。
  他又成为像老爷爷、爷爷、父亲一样的黄河人。
  工作很单调也很辛苦,大堤上拔草,捡垃圾,拿着铁锨整边埂,植树种草,修整备防石等,李涛很努力,勤于钻研,2017年摘得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河道修防工决赛冠军,2018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张家和的大儿子张海生、二儿子张海林,也都在黄河河务局工作。
  创的给力。
  杨志静是“黄二代”,2019年研制的水利工程智能基坑降水系统成果,获得山东黄河河务局2019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基坑地下水位降低时,会出现水泵空转,烧坏水泵的现象,尽管有大量的人力去监测,仍不可避免,现在用一款APP就能管住所有基坑。
  戚涛,新黄河人,李家岸闸管所副所长。研究的综合防雷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2013年完成并投入使用,获2015年度山东黄河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度黄河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黄河水闸多建在空旷的地区,自动化设备频遭雷击,每年都需更换十几万元的设备。此系统投入使用后,已成功避雷15次,避免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2021年,德州黄河河务局1项成果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获得省局科技进步奖4项、省局科技火花奖12项,通过黄河委员会“三新”认定19项。
  “十三五”期间,德州黄河河务局获黄河委员会科技进步奖4项,44项科技成果通过黄河委员会“三新”认定;7项科技成果获省局科技进步奖,29项科技成果获省局科技火花奖;2项成果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
  “不少科创成果,在去年秋汛时都用上了。”德州黄河河务局科技科科长李鹏介绍。
  科技进步了,工作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我的老爷爷那一辈,工程巡查靠走,我爷爷那时候骑着大金鹿自行车,我爸爸有了摩托车,前几年,我们用上了电动四轮、皮卡车,如今更是用上了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巡查。”李涛说。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发扬‘红心一号’的精神,代代黄河人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勇于革新,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伏秋大汛从未决口。”曹恩说。
  “接过父辈的接力棒,肩上担子有千钧重,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守护黄河安澜,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们任重而道远。”李涛表示。
  听着,张家和笑了起来,皱纹在脸上堆成了花。
2020 年9 月17日,《红心一号》舞台剧在齐河县文化中心上演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红心一号”故事有新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