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90628期 >> 第01版:头版
夏津以党建引领,探索“1+4+N”联建共享融合发展机制——
“一镇一品”消除空壳村

郑保屯镇七屯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内,农户正采收秋葵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里,果农用传统的“抻包晃枝法”采摘椹果


  □本报记者李榕本报通讯员邓美平张祖宝
  6月26日,在夏津县郑保屯镇七屯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内,一株株桑椹树苗迎风而立,桑椹树林下有序分布着果桑育苗基地、秋葵种植基地,以及蜜薯、花生等小杂粮基地,各类特色作物长势喜人。
  七屯村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林下经济是夏津县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夏津县坚持‘一镇一品’、‘一村一策’发展思路,探索建立党建引领、支部聚力、村庄(企)联合、强弱共建、区域联动、资源共享的‘1+4+N’联建共享融合发展新机制,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综合体,多村联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 ”夏津县委书记才玉璞说。
盘活资源要素让“短板”变“杠杆”
  修村级公路,建文化广场……一桩桩民生实事,等不起也慢不得,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村干部想干事却没钱,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跟。这样的尴尬,曾经难倒不少想干事的村支部书记。
  “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发展意识淡薄、专业人才匮乏、资金不足、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制约。 ”夏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孔祥东心中有本明白账:夏津共有507个自然村(社区),多数村庄集体经济薄弱,个别村庄属于空壳村。
  拥有直面短板的勇气,才有破解难题的决心。村级集体经济的“蛋糕”怎样才能做大?
  聚焦“短板”,对症下药。夏津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开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药方”:坚持党建引领,支部聚力,通过“1+4+N”联建共享机制,实现效益提升、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多赢效果。“1”即,坚持党建统领,“一镇一品”,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综合体,推动产业化规模化经营;“4”即,以党建集约统筹各类生产要素,为村级集体经济综合体提供人才、资金、服务、市场四大支撑,增强竞争实力;“N”即,以村级集体经济综合体为平台,辐射带动“N”个村庄联合发展,促进群众致富增收。
  “夏津要发展的村级集体经济是新型的,不是过去的‘生产队’模式。为实现年底清零增值的目标,上半年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一个乡镇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村地研究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 ”孔祥东坦言,夏津的先手棋,就是改革创新。改革的方向是激活农村资源要素,让农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释放村级集体经济的倍增效应;创新的路径,就是在乡镇党委统筹的基础上,鼓励因村制宜,通过开发特色资源、推进土地流转、提供有偿服务、发展乡村旅游、参股保底分红等方式,多途径拓展村集体经济长效增收渠道。
因村制宜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没有“万能钥匙”,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每个村环境不同、基础不同,不能指望“一张方子”包治百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夏津的决策者们深谙因村施策之道,确定“1”个产业支撑,探索各具特色的区域化村集体增收途径,一场消除“空壳村”、壮大“薄弱村”的改革就此拉开大幕。
  郑保屯镇七屯村位于夏津县西15公里处,此前以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村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近2年来,通过种植桑椹、秋葵、小杂粮等特色产业,既带动了村民增加收入,又发展了村集体经济。
  去年11月,七屯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流转了近500亩土地建设郑保屯镇现代农业示范园,一期镇村两级筹集资金百余万元,种植黑珍珠椹树3万株。由于椹树从栽种到果实成熟存在3至5年的成长期,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该村探索发展林下经济,通过种植秋葵、小杂粮等增加经济收益。“园区内的农作物均为订单式种植。以秋葵为例,我们与德州禾势兄弟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协议,公司除提供种子、化肥、滴灌技术外,成熟的秋葵全部回收,每斤收购价较市场同期高出0.3元。 ”七屯村党支部书记李世民说。他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园区内有50亩桑树苗圃,成活率按70%算,年底可实现12万株优质苗木销售,销售额达60余万元。此外,50亩秋葵收入约25万元,加之蜜薯等小杂粮的收入,园区年总收入达150万元。除去地租、分红、人工费、银行贷款利息等费用,村集体年纯收入近11万元。同时,村民每年每亩地可实现增收1000元。
  七屯村因发展特色产业全盘皆活,而双庙镇李文庄村则以“土地入股”打开集体经济致富之门。据村党支部书记王兆国介绍,李文庄村有500余户村民,总人口1600余人,人均1.3亩地。但各家地块小、不连片,面临收割难、用工贵等难题。 2017年8月,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土地入股保底,盈利按股分红”的方式,引导160余户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由村党支部托管经营,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合作社股民每年每亩地保底收入600元,收成好还会进行二次分红。村党支部每年抽取收益的10%作为托管费,提高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 ”王兆国说。
  据了解,夏津根据每个乡镇的产业特点,按照“村庄(企)联合、强弱共建、区域联动、资源共享”的思路,组织农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69家,整合家庭承包经营型的农村合作社1100余家,形成了地瓜、西兰花、食用菌、金丝楸树、古桑树群、中草药等特色产业体系,以及以纺织、面粉加工等为产业链的园区体系。
缺什么补什么四大保障“组团”发力
  银城街道淡官屯西村是夏津县的一个边城村,依托本村食品加工和蔬菜大棚两大主导产业,2018年实现了17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是什么让这个几年前集体经济薄弱的小村庄迎来大发展?“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引领。 ”村党支部书记孟庆雨告诉记者,以蔬菜大棚为例,该村共有14个蔬菜大棚,规划建设了淡西蔬菜产业综合体,主要种植地瓜和黄瓜。与山东农业大学等专业高校开展合作,实现了种植标准化、空间立体化、生产高效化、有机循环一体化、加工包装一体化的产业模式。
  今年1月份,孟庆雨又多方融资了500万元,新建了2000平方米的组织培育实验室。实验室共有两层,一层育羊肚菌,二层育地瓜苗。与5名农业专家合作,由他们研究培育地瓜脱毒苗,可提高品质、增加产量。预计仅此一项一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
  无独有偶,夏津县生态旅游区也享受到了人才支撑的红利。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南大学桑蚕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邀请“两院”院士向仲怀、束怀瑞、李文华成立桑产业院士综合工作站,围绕桑叶、桑果、桑枝、桑树皮等,推动“桑”的全元素利用,全方位开发药品、食品、饮品、保健品。“桑产品的价格翻了几番,种植户平均年收入增加2至3万元。 ”夏津生态旅游区党工委书记张宁说。
  人才支撑只是夏津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一个“点”。按照“需要什么提供什么”的思路,该县为村级集体经济综合体提供人才、资金、服务、市场四大支撑。其中,人才支撑方面,坚持一条产业链对接一批高校院所。
  目前,全县新增人才公寓283套,吸引各领域高层次人才176人,其中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36名;选聘20名对口技术人才担任科技副镇长,建设50处乡村人才公寓,确保各类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新型经营主体让“单挑”变“抱团”
  6月25日,记者走进位于夏津县郑保屯镇的鲁冀羊绒创业产业园3号联产车间,负责人杜军正忙着把梳理好的羊绒装车。
  羊绒加工产业是郑保屯镇的支柱产业,过去以家庭作坊为主。在环保治理中,近600家小作坊作为散乱污企业被取缔。如何因势利导?镇党委引进德兴集团,投资2.5亿元建成羊绒创业产业园,组织邢庄村、杨庄村等6个羊绒产业村党支部,协调小型加工户同当地18家羊绒企业组建7个不同规模的联合体“抱团”进园。“联产共享的发展模式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0万元。目前,又打造了一处占地5000平方米的集体经济产业综合体,预计建成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48万元,实现镇上15个村庄集体经济全部突破3万元的目标。3年可实现村村收入突破10万元。 ”镇党委书记王冬说。
  如今,在夏津像这样的村级集体经济综合体共有9家,统筹了524家村级合作社,涵盖村级集体经济综合体、村企联合、林下经济发展、集体资产入股等10种发展模式。通过联村成片、联社成团、集体入股等方式形成规模化的特色产业体系,全县村级集体增收200余万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3.8万余人,千余名贫困户实现固定收益。
  按照规划,2019年底前,夏津基本清除集体经济空壳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实现收入翻番。到2022年,力争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50%以上的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培育一批集体收入过百万的经济强村。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镇一品”消除空壳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头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