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80706期 >> 第03版:往事
万历四十三年,德州知州马明瑞在北厂南、桥口北主持开挖了一段月牙形状的河道,供过往船只暂时避让或调头——
消失在历史中的德州月河

月河旧址风光


月河地图


  沿天衢路文革桥西首北行300米,有一片低于地面将近3米、宽约50米的圆弧形平坦农田,它与周围或高或低、或圆或弧的堤坝组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面。这里既有山间梯田的韵味,又有一波河水潺潺流动;它既是南运河河道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德州运河文化的重要节点。它就是德州月河。
源于城区段运河第二次挑直
  月河是人们为了避免河道中过往船只的拥挤、堵塞,在较大的河道拐弯处,依据河道走向开挖的一种能使过往船只暂时避让或调头,形状弯如月亮的河道。德州月河是在北厂南、桥口北原河道拐弯处,一直向东南方开挖成的一段月牙形状的短河道,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由当时的德州知州马明瑞主持修建。
  开挖月河的原因还得从城区段运河的第二次挑直说起。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在德州知州孙森的主持下,对运河进行了第二次挑直,移河西流折而北,又折而东,筑回龙坝,浮桥西移,改东西为南北,在原浮桥口处立大小竹竿巷。同时,在西城墙上建振河阁,在东南城墙上建雁塔。这次运河西移,虽然为城市发展争取到空间,但由于新开挖河道的宽度受到限制,不利于过往船只的调头,时常在此造成拥挤、堵塞。
  月河建成后,自北而来的船只,如遇自东南而来的船只时,或自南而来遇到北面驶来的船只时,都可暂时到这个弯形的河道里避让,待迎头驶来的船只过去后,再顺利地倒出月河继续前行。据民国《德县志·古迹》记载:“月河在城西北,月河之西堤长里许,地址高耸,东望帆樯,往来如林,欸乃声余,饶有风景。知州马明瑞作闸,旧迹犹存。 ”
曾是赏河观景胜地
  月河修好后,为了使月河真正起到作用,知州马明瑞及管理运河的衙门,就利用挖月河的土,在两条河道之间的三角地带,堆起了一个高高的土台子,两头修建了可以启闭的水闸,并派人在土台子上指挥过往的船只。
  从老德县地图来看,月河过去位于德州通向西北的要道河西涯街北侧,而河西涯街即是通向河北故城、景县大道的交会点,对面就是桥口和西关(现在的桥口街)。明清时期的德州城小西门附近,本来就是德州景点相对集中之地。
  站在月河的指挥台上,可饱览周围的银瓦寺、清真寺、振河阁、回龙坝、九达天衢和文庙等古建筑群的美景。“舳舻蔽水,辐辏舟舫,舟樯如林,百舸争流”的运河美景也可尽收眼底。
  在这个指挥台向南的不远处,即现在的德石铁路桥以南30米处,就是经大、小西关驶出德州直奔京城的御路,当时的御路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梭,过往的人们为了观看优美的景色,也纷纷驻足前去登台揽胜,故这一带就成了旅游、商业较繁华之地。原本一个普通的指挥船只的土台子,一度成了这一带的观景台。
魏忠贤生祠推倒建为颜鲁公祠
  明代天启年间,以魏忠贤为首的太监集团利用明熹宗的昏庸控制了朝政,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政治帮派,统称为阉党。就是那个特殊的时代,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演出了一幕幕魏忠贤个人崇拜的丑剧。
  天启六年(1626年)闰六月始,全国各地兴起为魏忠贤建生祠的热潮。那时德州所建魏忠贤生祠就在小西门外卫河西月河堤上。生祠建好没一年的时间,天启皇帝驾崩,新即位的崇祯皇帝第一刀就砍向了魏忠贤和他的阉党集团。
  崇祯元年(1628年)十一月,魏忠贤被逼自杀后,追随他的共258人遭到清洗,各地所建生祠自然就不复存在了。崇祯二年(1629年),受过魏忠贤迫害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德州进士程绍,个人出资将魏忠贤生祠推倒,重建为纪念颜真卿的颜鲁公祠。
运河加宽后淤塞而废
  雍正十二年(1734年),因运河城区段河水东啮,逼城太近,山东督粮道台广寿乃在皇殿南筑坝,遏塞旧流,不令东折,绕小西关(今桥口街东南侧)挑引河二百六十五丈(合883米),引水从小西关东北流至小锅市南接合旧流,自皇殿至小锅市遂为废河。这次运河西移,被史书称为第三次挑直,再次满足了城市不断发展扩张的需要,但新挖河道在宽度上仍达不到船只调头的需要,所以月河也在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因皇殿河险,山东督粮道台颜希深、德州知州杨成龙、德州营守备徐世恩等又在运河的上码头处筑坝,遏塞旧道,于三里庄挑引河四百九十五丈(合1650米),至浮桥口接合旧流,河流绕上码头村西至月河,此次挑直被称为运河城区段河道第四次挑直。
  这次挑直,不仅使运河河道西移幅度加大,更重要的是河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宽,过往船只无须再到月河中躲避。随着月河功能的丧失,月河河道也很快被淤塞,直至变为良田。
由看闸人居所演变成村庄
  当初修建月河时,为了安全起见,德州有关衙门在月河与运河连接处修建了节制闸,并派刘、李、陈、郝4人看守。这4名看闸人员为了生活方便,经允许就在月河中心的高埠上建房居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就演变成一个小的村庄。
  月河村曾在民国《德县志》和1997年《德州市志》中,先后两次出现过。 1931年,德县县长李树德按照国民政府的组织法编制的镇乡辖区中,其中的第九镇辖:桥口街、小锅市街、河西小庄、上码头、月河。1951年4月,德州市人民政府编制的镇乡辖区中,其中的第五镇辖:金城街、剪子股街、三联街、米市街、桥口街及河西小庄、月河、小锅市前后园等8个村庄。 1951年后,月河村被并入了河西小庄村,在德州市的建制中就消失了。
  现在的月河村,属于河西的小庄居委会。村子很小,大约几十户人家。西北有近几年新建的石德铁路桥,东依运河西大堤,南距老石德铁路桥约450米,西边为大堤。从村子南边向北眺望,只见一片茂密的树林,村子在一片绿色之中,而村庄外则是小麦田。虽说属于城区,但给人一种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的感觉。据当地的老人讲,现在的月河村并没有本村村民居住,本村的人们都搬到了南边的楼上,这里的住户都是外来租房户。
  月河西大堤是上世纪60年代由河北省景县水利部门建设的,名叫戗堤。戗堤就是水利工程截流施工中,采用进占方式向流水中抛投混凝土预制块、就地取材的填筑料形成的横跨江河的透水堰体。戗堤具有机械化强度高、取材便利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在短时间内贯通江河两岸,形成有利的施工通道。
  上世纪70年代,因修建文革桥于此处取土,月河中间的高埠也被削平了。
□本报特约撰稿人 张明福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消失在历史中的德州月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