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70310期 >> 第04版:往 事
南北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灿烂的德州运河文化——
运河边上的文化事儿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原市委院门口舞北厂狮子的热闹场面


女学员练习跷功


1964年,德州渔鼓腔民歌演员合影,这是当年去济南演出时拍的


1934年,德州富连成戏班进济南“大观园”第一剧场演出,颇得好评,送名“山东富连成社”


老词谱《十美图放风筝》


书码头带活了图书市场。图为当年的鼓词《德州府》


街头巷尾是舞台,新湖风景区内群众自娱自乐


杨柳青年画《十美图放风筝》


  大运河的贯通,不仅增加了南北物资交流,更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作为运河重要码头的德州,更是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底蕴,被后人评价为“人文飙起,名卿蝉连,实甲山左”之城。
乾隆皇帝在德州行宫听戏
  据考证,早在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作为京剧前身的徽戏就已传入山东,并和德州沿运一带的梆子联合会同台演出。当时徽戏的婉约并没有被当地的群众所认同,老德州人听惯了梆子的“大江东去”,两种腔调在演出中不断碰撞融合。
  1776年,皇帝南巡驻跸德州,常年活跃在德州城乡的徽剧社班到德州行宫为其演出,受到乾隆皇帝的高度赞赏。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为给乾隆祝寿,从扬州征调了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班”入京,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此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徽班相继进京。作为神京门户的德州,不仅为必经之路,更成为四大徽班进京前休整、排练的重要场所和中转站,德州人也爱上了听这口。
  1850年(道光三十年),道光皇帝驾崩,北京停止娱乐3年,不少梨园弟子远走德州,德州京剧有了较大发展。在河西五里庄业余剧团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徐家、刁李贵、纪庄、阎屯等京剧班子,票房达10余处,票友遍布整个德州城。
  1917年,德州京剧进入鼎盛时期。众多戏曲业余组织在继承传统并努力吸收民间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把民族自强、反对封建压迫的思想编成新剧目,在山东、河北一带广泛开展演出活动。 1933年,德州驻军七十四师师长李汉章、乔立志在今交通局礼堂和城隍庙东建立了“移风社”和“国民大戏院”,专演国剧。当时京津一带的京剧、评剧戏班常来德州演出。
  1933年德州京剧圈还出了一件大事:德州富连成小科班在乐陵成立了。当时主要学习排练、演出京剧,兼演河北梆子,学员多为德州本地人,另外还有河北、天津以及山东滨州的,边练基本功边排戏,为德州京剧教育历史上时间最长、造就人才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所科班。学习期间,北京富连成科班的喜、连、富、盛、世五大科班的京剧名家都曾到此授课,主要有:马连良、唐连诗、李少春、赵盛碧、时世宝及著名京剧教育家王连平等。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德州富连成戏班进济南“大观园”第一剧场演出,颇得好评,送名“山东富连成社”。该社共分三科,一科在乐陵,二科在天津,三科在东北。这个科班曾培养出一批知名的京剧演员,如长春市京剧团团长宋富林、青岛市吕剧团导演李世兰、德州京剧团王富岩、田富振等。
运河岸边书码头
  九达天衢,运河之水,赋予了德州“米码头”“货驿站”等美誉。殊不知,过去德州还有个名字叫“书码头”。尤其是清末民初,岸边、城内大小书场上百家,听客云集。
  书场的前身,其实就是茶馆内说书的场子。旧时上午热闹的茶馆,午后便冷清下来,可炉火依旧旺,桌椅也现成,不请上一位说书先生来说一下午,生意便少了许多。到这些小茶馆来说书的先生,不是刚刚满师出来历练的新人,便是“说漂了”的艺人。当年说书,如果中途说到听客跑掉而停书,就叫“说漂了”。他们的要求不高,茶馆一下午七八十个听客,一天下来他们也可以分到三四元的收入,约合现在的50元。好在场东免费提供住宿,自己的饮食也比较简单,维持生活不在话下。
  1928年,德州开展破除迷信活动,将城隍庙改为中山市场,贺风山等在中山市场东厢房兴办“同友茶社”,内设茶座茶凳,有100多个座位,由天津书段说唱队进行首场演出,主演是乐亭大鼓演员张云芳,演出轰动一时,场场爆满,为德州建立固定书场之始。稍后,付立山在中山市场内开设书场,有100个座位。 1933年后,火神庙南、德县进德分会西(今迎宾南路附近)、大王庙、杨家坟等地也先后开设了书场,演出曲艺、皮影等。 1946年,德州解放,书场大部分关闭。
  1948年,张太泉在火车站南下崖搭建100余人的简易书棚,说唱西河大鼓,1950年夏天,艺术大师侯宝林先生曾到这里进行表演。张玉芳在火车站北侧,开设容纳80余人的书场,由演员徐浩岚当家,主说评词;范景尧则在中山市场内恢复了原付立山书场。
  1953年,张太泉、范景尧先后将书场迁到今解放路新华书店位置和东方红布匹批发市场位置。 1958年,拓宽东方红路时均被拆除。
  1958年,市政府投资18000元,在今南小市位置兴建了德州市曲艺厅,两层150平方米,设有联邦椅,可容纳听众200多人,是当时最大的书场,由德州市曲艺队经管。继而,曲艺队又分别在黎明街东、西街(今又一村饭店和曙光浴池附近)设立可容纳百人的书场各一处。 1960年在今东方红旅馆附近开设夜市露天书场。当时四五个场地的演出同时进行,互相较劲,每个场地每天演出三四场,日均听众2000多人。
  那时,早上忙碌的家庭妇女,到下午空闲时便会到书场听书,而且一般是带了孩子去。可小孩听不懂书,就会吵闹。好在书场里有各种瓜子、花生等小吃,孩子们一有了吃食便安静下来,大人们也就可以安心听书了。这些从小为了“贪吃”随大人进书场的孩子,耳濡目染后对听书也有了兴趣,长大后也慢慢成了书场中的常客。这好比听客无意中培养了新生代听众,听客源源不断,书场的生意也随之兴旺。大部分书场听客坐的是条凳,中间是一张正对书台的长台子,俗话叫做“状元台”。坐在状元台边的都是资深的老听客,说书先生对这些老听众是不敢得罪的,因为这些老人非常挑剔,一不留神说漏了嘴当场就会提出批评。
号子是首流淌的歌
  南北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形成灿烂的德州运河文化,运河号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运河上的船民们在劳动生活中,逐渐创造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船工号子。沿河居住的人们一听到不同的船工号子,便知道又有船只起航或歇锚靠岸了。
  船工号子是船工们在劳作时的即兴创作,可以说,船上有多少道操作工序,便有多少种船工号子。常用的有起锚号、冲号、拉纤号、招号、缆头号、搅关号、撑篙号和摇橹号等,作用各不相同。比如,起锚号是在用力拔锚时所唱的,船工们抓住锚绳,边拉边唱:“千斤呀,万斤呀,嗨!铁锚呀,动身呀,嗨! ”于是铁锚便在众人的齐声唱和中被缓缓拔起。船工们所唱的冲号,亦称凤凰三点头,是在船舶即将开航时唱的:船工大师傅将纤绳搭在肩上,口中唱“我要拉——哟嗨! ”这一句便是给船上伙计的一个信号——船要出发了。听到这一句号子,伙计们无论是正在吃饭,还是正在干别的活,都要立刻起身,一边撤掉搭板,拿起竹篙,一边口中长长地应道“哎……”,于是便进入工作状态,各司其职。大师傅再接着唱“喂喂,啊——我要拉哟,嗨”,众人再随号应和,一齐用力,如此反复三次,船便缓缓启动了。
  船工号子种类不同,节拍也有所不同。撑篙号就有快拍和慢拍之分:逆水行舟时需用力撑篙,而且撑篙的节奏要加快,所以就用快拍号子;顺流航行时船只行驶平稳,撑篙不需太大力气,节奏也无需太快,便可用慢拍号子。
  唱号子一般需要领号者,待领号者唱出,其他人随之应和。领号者要根据船舶行驶状态,掌握号子的轻重缓急,以调动大家的情绪,把劲往一处使。唱号者不但可以边干边唱,也可以不参加劳动,站在船上专司其职,船民们称此类号子为“甩手号”。
  当年运河上来来往往的船都唱号子,行驶到船多、人多之处,哪只船的号子响亮有力,气势不凡,引人注目,哪只船的主人便会倍感荣光与自豪。因此,号子也便成了船主实力的一种标志。领号者多为有经验的船工,一般船上的大师傅每月工薪为10块大洋,而唱号者则可拿到12块,由此可以看出领号者待遇不低。
  光绪末年,朝廷改征粮为折征银两,漕运废除。水运衰败,陆路兴起,运河码头地位逐渐消失。运河号子也失掉了它原有的功能,但它那富有特点的音调,至今在人们中间流传。
挂白胡子的北厂狮子
  过节上街看演出,是德州人喜庆日子里必不可少的节目,而北厂的狮子,人们更是翘首以盼。
  德州的传统民间演出主要有龙灯、狮子、跑驴、竹马、彩车、旱船、云灯、腰鼓、武术、地秧歌等。每逢节日,以村为单位的民间文艺爱好者,浓妆艳抹,锣鼓喧天,奔赴街头,亮相表演,各有各的绝活。其中小锅市、二郎庙角、柴市街、后寨子、罗家院的高跷;北厂北街、市场街、和平街、许庄的龙灯、狮子;金城街、北厂西南街的云灯;索庄、河西小庄的地秧歌最是有名。
  北厂狮子始于明朝,乘运河漕船而来,以剽悍、凶猛著称。当年乾隆南巡过德州,北厂的舞狮和小锅市的高跷都曾出城迎送。德州城乡的舞狮多由北厂传授,表演的时候,北厂狮子挂白胡子,有“狮子老会”之称。北厂狮子有大小狮子各2个,大狮子长3米,数十公斤重。狮头由纸浆拌胶糊成,嘴巴、眼睛能动。每头狮子由两人表演,舞狮者穿狮爪形状的布鞋,前者手罩狮头,双手高擎;后者骑马蹲裆式,上身前倾约90度,双手牵动狮尾木棒,狮尾挂有铜铃。舞者按鼓点和脚掌点默契配合,动作有急跑、慢跑、打滚、蹬球压板、爬高台等,憨态可掬,扣人心弦。大狮子另有一人引逗,叫领狮,领狮者是戏曲中的武士打扮,手持能旋转的彩球,以虎跳前扑、飞脚旋子等动作出场。雄狮在彩球引逗下变换花样,蹿跳翻滚,故有狮子滚绣球之说。
  舞狮由大鼓、钹、铙、镲等乐器伴奏,节奏简洁明快,粗犷有力,是舞狮专用点。早年的北厂舞狮有这样一段道白:“我是西域回回首,一世生来爱喝酒,喝酒喝得酩酊醉,躺在山坡睡。师傅让我来取宝,我到东土取宝贝,东土有毒虫去不得,囫囵吃来囫囵拉,不断拿眼瞪着我。师傅赐给我宝贝,斩妖旗,擒妖锁,拿他便了。 ”
  每年演出的高潮是正月十四到十六,各街各村拜场的、应邀的队伍,顺着街道边走边演,遇到大的路口,就打开场子舞起来,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爱看热闹的大人孩子,追着锣鼓点,一路走来。有组织的民间文艺比赛汇演,一般也在这3天举行。
民歌《十美图放风筝》
  乡土情,歌韵美,德州民歌由于运河的原因,既有地方民歌的原始性,更融合了部分外来曲牌,是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体,具有独特的演唱风格。
  德州有首脍炙人口的民歌,叫《十美图放风筝》,用表演唱的形式,为人们立体展现了十姐妹在春日里踏青放风筝的场景;沿运河而上天津杨柳青,有一幅名为《十美图放风筝》的年画,细腻地描绘了民歌里的场景。同一个题材,因一幅年画、一首民歌传遍运河沿岸,更将两个运河城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十美图放风筝》是德州传统民歌,歌曲唱腔优美、舞姿婀娜、道具新奇、通俗风趣,由宋官屯胡庄的崔玺与艺人大鸽子共同编创。崔玺酷爱文艺,年轻时就在天津等地学习,编有《尼姑思凡》《长亭饯别》等说唱节目。大鸽子也是胡庄人,说唱卖艺为生。 1932年,崔玺到运河边的索庄当老师,将《十美图放风筝》教唱给村民,并迅速传唱开来。《十美图放风筝》讲述的是阳春三月,10个姐妹结伴踏青、游春、放风筝的快乐场景,表现了她们愉悦的心情,嬉笑欢娱间带着娇嫩柔婉的气质,简练淳朴中又有细致曲折。
  演出时,10名俊俏的演员扮演放风筝的十姐妹,手中擎着自己演唱内容的纸扎模型,模型内点燃蜡烛,边演边唱。其中大姑娘放的是八卦图;二姑娘放的是花蝴蝶;三姑娘放的是三河县的小老妈;四姑娘放的是天津卫的东洋车和东洋狗;五姑娘放的是韩湘子的大花篮;六姑娘放的是4对金鱼;七姑娘放的是大母鸡带领小鸡;八姑娘放的是一串红灯笼;九姑娘放的是大气球;十姑娘放的是绿盖大螃蟹。
  1954年,德州市文化馆组织专门人员对《十美图放风筝》的词曲进行了挖掘和改编,既保留了原有旋律,又增加了时代风格。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运河边上的文化事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往 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