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909期 >> 第01版:一版
禹城在小城镇建设中,坚持“一镇一业”,杜绝“千镇一面”————
让特色小镇有景有色有梦
□李丽峰白聪聪

辛店镇乡村美景。 王俊生摄


  河水清清游鱼跃,鲜花竞放蝴蝶飞。漫步在禹城市辛店镇的乡间小路上,一幅幅乡村美景图在眼前徐徐展开。
  8月30日,在辛店镇沙河辛乡村记忆馆,一群前来参观的城里孩子看着从未见过的纺车、织布机等老物件,听着解说员的讲解,对农耕文化着了迷。“带孩子来这里,既享受到了田园风光,又了解农耕文化,很有意义。 ”家长周燕连说。
  在2015年发现山东最美旅游风情小镇活动中,辛店镇被评为山东最美旅游风情小镇,这个名号也引得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禹城在小城镇建设中,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城乡统筹,立足小镇的特色发展,充分利用各镇独具特点的人文资源、地理优势、产业特点,注重城镇化建设中的个性化特征,坚持“一镇一业”,杜绝“千镇一面”,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有景有色有情
  白墙黛瓦,绿野碧水,推窗见绿。远离城市的喧嚣,在辛店镇“百户休闲农庄”,尽享乡村的安静闲适。
  为打造慢生活体验区,辛店镇依托张集、修庄两村原有风貌,建设了凝翠广场。复古式的凉亭廊道,错落有致的树林花草,穿插其间的健身小路,清澈透底的湖水,融合乡村文化特色的雕塑,放空人们忙碌的心灵。
  作为摄影爱好者,赵志斌已经多次到辛店镇拍摄取景。“这里既保存了乡村景色的原生态,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拍出的作品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他说。
  建设旅游休闲小镇,凭的不仅是美丽的景色,更是浓浓的乡情记忆。在乡村记忆馆里,通过集中展示古老的纺车、织布机、家具、放映机等老物件让游客睹物思情、触景生情,重拾记忆。“休闲旅游的特色就是生活,我们结合禹城实际,立足于济南都市圈后花园的定位,把休闲生活方式做成产品,培育成产业,打造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农村旅游产业。 ”禹城市委书记张安民说。
  在禹城,农村已不是传统印象中的脏乱差,在政府支持引导下,乡村文明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旅游项目也各具特色。
  较偏远的李屯乡,充分利用红色旅游优势,挖掘了李屯中学红色讲堂、红色记忆广场、连五高县委旧址等红色旅游路线。
  有景有色有情,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小镇留下来创业和生活。房寺镇尉庄村的爱宕梨马上就要成熟了,村民尉国已经忙碌起来。村里发展了300多亩观光梨园,他借助政府搭建的电商平台,在网上开起了爱宕梨小店,不仅梨好卖了,还宣传梨果采摘、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互联网+乡村游”,小而美的经营形态,原汁原味的自然味道,满足了更多人的乡土情结。
有产有业有城
  在张庄镇东晟玻璃厂见到企业职工李俊德时,他正在项目建设现场忙碌。李俊德是河北人,来张庄镇东昇玻璃厂工作已经3年了。“张庄镇经济发展很快,刚来的时候工厂附近还是片空地,现在成了有规模的工业园区了。 ”如今,他已在这里安家落户。
  张庄镇虽面积不算大,但地理位置独特。省道101穿镇而过,为镇上的交通带来极大便利。“我们立足区位优势,把闲置厂房用腾笼换鸟的办法落户新的企业。 ”张庄镇党委书记王庆杰介绍说,“镇区产业园区与市里大园区建设不同,我们主要是以吸引劳动密集、生态环保、技术易学易会的项目为目标,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
  同样利用区位优势,十里望回族镇积极建设商贸物流小镇。特色小镇建设让该镇有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抓手,镇上建成的总投资45亿元、占地1300亩的山东国际商贸港,大力发展电子物流、工业物流、农业物流,形成了集展示、加工、仓储、配送为一体的鲁西北最大的商贸集散基地。争取国家海关总署支持,成立了中仁保税物流园区,实现了属地报关、异地放行,成为内陆开放的“旱码头”。目前,以中仁、汇丰为龙头的物流企业集群,年中转货物量达到1000万吨。
  产业发展带动了人的聚集,城镇化不断提升。张庄镇万庄村村民张志明原来一直在外打工,如今返乡在镇上的德州好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班。“钱不比在外挣得少,还能照顾家,如今镇上啥都有,跟城里没什么两样了。 ”他说,已经在镇上买了房子,没多久就能搬上楼。
  房寺镇邢店社区居民刘玉刚搬进190平方米的楼房后,就将9亩土地流转给了农业产业园,自己成为社区荣辉肉牛养殖基地的一名工人。在家门口当工人、变市民,一个月能收入3000多元。
  如今,邢店社区建起4个养殖、蔬菜产业园区,一半以上农民放下锄头进了园区。房寺镇积极建设与新型农村社区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园区。通过引进工商资本参与农业发展,建成以无公害蔬菜种植、采摘旅游等为特色的规模农业产业园区52个,转移农村劳动力近万人。“特色小镇的发展,要有产有业有城,产城融合还是根本,不同的小镇必须打造不同的产业特色。如今,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成为禹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完善了镇域经济的产业链条,促进了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 ”禹城市长荣红智说。
织梦逐梦圆梦
  在禹城市科技创新创业园,香港大学博士赵景瑞正在实验室里忙碌着。一直拥有创业梦想的他,今年初开始创业之旅。在网上了解到位于禹城市的德州高新区创业中心的建设情况,还有人才政策后,专门来实地考察。短短几个月,在当地人才服务专员帮助下,成功注册了公司,研究成果还在当地一家饲料加工企业派上用场,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30%。
  紧紧围绕“高”和“新”的本质特征,德州高新区规划中央创新区,打造创新孵化产业发展特色小镇。国家高新区中央创新区将立足禹城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与中科院、山东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共建生物工程、晶体材料等5大研究院,建设智慧型科技金融服务社区,形成集研发、孵化、加速、实训、检验检测、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公共创新创业载体,为德州高新区注入创新活力。
  特色小镇成为每个人逐梦的地方。张庄镇乾力工艺品厂厂长杨智新是一名留守妇女,企业在起步时遇到不少困难,在镇政府的扶持帮助下,厂子越办越红火。
  张庄镇通过开展创业助推“1+3”活动,协调联系发展插花、假发、项链加工等劳动密集型项目,解决了留守妇女、上楼农民的就业问题。其中很多项目逐渐发展成为镇上重要的民营企业,活动的开展无形中发挥了民营经济孵化器的作用。
  半年没回家,伦镇的马庆凯发现家乡完全变了模样,“保洁员,垃圾箱,墙上的红白理事会表格、‘四德’榜,镇上建得有特色,管理也越来越到位,真为家乡发展感到高兴。 ”伦镇成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办公室,公开监督电话并进一步完善考核管理体系,公开招标的2辆安装GPS定位的垃圾转运车每天穿梭于伦镇的大街小巷,清运垃圾。
  特色小镇建设,要切实提升居住群众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禹城市在每个乡镇设立城镇建设办公室,社区成立物业管理办公室,保障卫生保洁、安全保卫、设施维护等管理服务。同时,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统一配套活动场所、卫生室、幼儿园、超市等高标准社区服务设施,完善道路、绿化、水电等配套设施,极大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
  织梦逐梦圆梦,特色小镇建设为有梦想的创新创业者插上翅膀,成为禹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目前,禹城特色小镇建设初具规模,城镇化率达到48%。
山东:到2020年创建100个特色小镇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创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创建100个左右产业上“特而强”、机制上“新而活”、功能上“聚而合”、形态上“精而美”的特色小镇,成为创新创业高地、产业投资洼地、休闲养生福地、观光旅游胜地,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特色小镇指的并不是行政区划上的建制镇,范围也并非全部镇域。根据《实施方案》,特色小镇是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实施方案》明确,特色小镇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起步阶段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
  《实施方案》提出了5条“特色小镇”创建标准。一、定位明确,特色突出;二、以产兴城,以城兴业;三、产城融合,功能配套;四、规模集聚,品牌示范;五、宜居宜游,生态优美,其中旅游类小镇达到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标准。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特色小镇有景有色有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一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