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51211期 >> 第08版:文化
魂牵梦萦韶山情
□刘庆民

作者于毛泽东故居前留影。



  韶山是毛泽东主席的故乡,每次来到韶山,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从1970年到2015年,我曾6次来到韶山。我也从一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变成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我们的祖国也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2015年10月12日,当我又一次来到韶山的时候,望着韶山的苍松翠柏、茂林修竹,虽然眼前呈现的依然是毛泽东故居、毛主席铜像广场、毛氏祠堂,还有那绿水环抱之中的滴水洞,但我的心中依然升腾起无法平静的崇敬心绪。
  是什么让我思想的潮水放纵奔涌?是什么让我衰老的躯体中又激荡起青春的涟漪?是什么让我燃起生命的希望?

  啊,韶山情!韶山情是革命的情,这情似火,这情似血。在革命的血与火的洗礼中,从韶山冲走出去的毛泽东,成长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中国革命的掌舵人,成为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少年毛泽东就满怀着革命情怀,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在滔滔湘江水中劈波斩浪,在橘子洲头诘问苍天大地,谁主沉浮? 17岁那年,毛泽东告别父母走出韶山冲,临别前,他改写了一位日本人写的言志诗,悄悄地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诗里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走出韶山的毛泽东,不畏军阀的强暴,不惧“三座大山”的压迫,他手拿一把雨伞,脚蹬一双黑布鞋,来到江西萍乡的安源煤矿,发动工友闹革命,“我们不当马牛,我们要做人”,一双双沾满煤炭的黑手举起了革命的刀枪。在湖南,他考察农民运动,开办农民讲习所,发动秋收起义,把革命武装带上了罗霄山脉,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式革命新纪元。“黄洋界上炮声隆”,他指挥若定,粉碎了敌人一次次围剿。在遭到党内错误路线的排挤,被迫离开部队的情况下,他把个人的苦恼置之度外,总结经验教训,谋划长远的胜利。在福建古田会议上作出了《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的决定,在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拯救了革命。在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他带领红军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巧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突破腊子口,使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他以革命者的坚定与诗人的浪漫写下了《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韶山情是故乡的情,这情似山,这情似水。比山高,比水长。是韶山这块红色的土地培育了毛泽东。人们都把人生比作一棵参天大树,把故乡比作深扎在土壤里的根,根深才能叶茂。从韶山冲走出去的毛泽东,纵然指挥千军万马,驰骋九州方圆,纵然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使神州欢声雷动,但他的心中依然牵挂着故乡。在庐山开会的间隙,他嘱托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给他在韶山搭九间“茅屋”,说他退休后回来住。1959年6月25日,他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阔别了30多年的故园。迎接他的是一张张熟悉的笑脸,迎面扑鼻而来的是故乡泥土的芬芳。他坐在乡亲们中间,和声细语拉起了家常,静听着久别的乡音,倾吐着无尽的乡情。毛泽东怀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来到了儿时的故居,他望着神龛上祖宗的牌位和观世音菩萨,惊喜地问:“这些东西还在呢? ”他走进父母的卧室,深情地凝望着父母的照片,他走进自己儿时的卧室,饶有兴趣地翻看曾经读过的书本,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年代。毛泽东小时候常常帮父母干农活,到8岁时才到韶山南岸私塾读书。他喜欢读中国的古典小说和一些进步书籍。他想法借到了一本《盛世危言》,这是一本宣传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书,现在在南岸小学里,还保存着毛泽东留下的当时借书的便条。毛泽东又走进了碓屋、牛栏、猪圈,眼神里流露出来的是对故土的亲近。
  6月26日清晨,毛泽东沿着崎岖的山间小道,登上了安葬父母的后山,他把一把散发着清香的松枝敬献在父母的坟堆上,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并深情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 ”故乡的山格外秀美,故乡的水格外柔情,故乡的人格外亲切,毛泽东来到清澈的韶山水库游泳。乡亲们看着年过花甲的毛泽东畅游的情景,被逗得哈哈大笑。在韶山小学,孩子们把红领巾敬献给他,毛泽东笑盈盈地对师生们说:“你们看,我现在又年轻了,变成少先队员喽! ”毛泽东在韶山的松山一号宴请家乡亲属、烈士家属和地下党员。宴会前他与少年时的私塾老师毛宇居携手同行,他还关照工作人员说:“我的那位老弟(毛泽连)眼睛看不见,请你们用车子去接一下。 ”宴会时,上来的菜乡亲们舍不得吃,都放进了带来的餐具里带回家去。到毛泽东敬酒时,餐桌上的菜盘都光光的,毛泽东问怎么回事,他儿时的老师说:“伢子们好久没有打牙祭了,带回去给他们尝尝。 ”毛泽东让工作人员每桌再上一份,而他陷入了久久的深思中。这一夜毛泽东始终没一点睡意,胸中翻腾着醉人的乡情和深深的沉思,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

  韶山情是亲人的情,这情似天,这情似地,比天高,比地厚。谁没有父母双亲,谁没有兄弟姐妹,谁没有妻子儿女。这亲情是任何力量也割舍不断的,打断骨头连着筋。在韶山,我们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毛泽东前面有两个哥哥都夭折了,毛泽东出生后,他的父亲毛顺生怕这个儿子也不好养就打算送人。他母亲文七妹舍不得,就把毛泽东送回娘家抚养,毛泽东的娘舅按照当地风俗,让毛泽东拜山上一块石头为“干娘”,因他前面还有两位哥哥,所以取名“石三伢子”。就是这位韶山的“石三伢子”,后来带领着全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为了救人民脱离苦海,过上好日子,毛泽东17岁就离开了韶山冲,告别了父母双亲闯荡天涯,苦苦地寻找革命的道路。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毛泽东一家献出了6位亲人的生命:大弟弟毛泽民、小弟弟毛泽潭、堂妹毛泽建、侄儿毛楚雄、儿子毛岸英、夫人杨开慧。如今,革命胜利了,我们怎能不怀念人民的领袖毛泽东和他牺牲的亲人们。毛泽东在写给李淑一的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写道:“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
  韶山是革命的圣地,韶山情净化着每一个人的灵魂。让我们踏着伟人的足迹继续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魂牵梦萦韶山情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