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50731期 >> 第09版:往事
一部《来禽馆集》读懂邢侗

邢侗像



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版的《来禽馆集》



  在临邑县档案馆,珍藏着一套光绪十七年(1891)重版的《来禽馆集》,共12册29卷,是大书法家邢侗的诗文集。邢侗,字子愿,号知吾,明“四大书法家”之首,与董其昌并称“北邢南董”。
  《来禽馆集》于明万历戊午年(1618)编纂完成,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版,涵盖诗文、传疏、碑记等内容。目前,整套的原版和重版《来禽馆集》存世稀少,非常珍贵。

邢侗少年成名


  明嘉靖三十年(1551),邢侗生于临邑县万柳村 (今邢柳行村)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天资聪颖,7岁能作剑拔弩张、气势恢宏的“擘窠”大书,13岁作雅宜(王宠)楷书。
  山东督学邹善看到他的楷书道:“此儿书法有前辈风,是天下才也! ”于是,将他召至济南泺源书院读书,传为美谈。邢侗18岁考取拔贡,隆庆四年(1570)应诏进京,考中京闱举人。
  明神宗万历二年 (1574),邢侗中进士,1575年任南宫知县。万历十一年(1583)监管三吴(今苏州、常州、湖州一带),1584年升任湖广参议,1586年任陕西太仆寺少卿。
  邢侗为官颇有政声,他当知县时修葺学宫,周济贫民,平反冤狱,县境内“野无不耕之田,下无废学之士”,出现了大治的局面。老百姓对他十分感激,称他为“邢父”。

诗书画三绝


  但真正让邢侗名垂青史的还是书法。他的书法成就,当时轰动大江南北,不仅有“北邢南董”之说,还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晚明四大家”。
  万历三十九年(1611),神宗皇帝看到邢侗的字扇后,击节称善,并让宫中女史学习。还有一次,朱宗伯出使高丽,顺便带去了邢侗的两幅字,到高丽后,有人以与黄金等值的价钱买去。
  除临池之外,邢侗最大的贡献是刻了《来禽馆帖》。邢侗以弘扬王羲之的书法为己任,对传世的王羲之作品,进行了十分细致的鉴别和评价,其集录和评鉴,至今仍是研究王羲之书法的重要参考资料。在这个基础上,他亲自遴选镌刻的《来禽馆帖》,成为传世名帖之一。
  邢侗亦工画。他善写山水、拳石莎草、长松修竹,笔墨古秀烟润,清疏淡雅,拙朴奇绝,概括简练,虽不以绘画为长,不过略以自适,却也落落大方。他“三笔五笔得其神”的立论,在理论上开了“八大山人”之先河。
  邢侗的诗文则出入李、杜、王、岑,“高古典雅,每每工而拙用之”,五七言律宗唐,古风追汉魏,如《平倭歌》等,颇有“建安风骨”。邢侗一生写下散文、杂文、诗词500余篇(首),同时,还主修《南宫县志》;应邀编修了10万字的 《武定州志》和创修4万字《临邑县志》。

《来禽馆集》六度重刊

  明万历十四年 (1586),36岁的邢侗因为受到张居正案件株连被迫辞官。回到故里,邢侗买下临邑城东南隅的一片荒地,修了一座园林,取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来禽帖》的“来禽”两字,将书房命名为“来禽馆”。邢侗诗曰:买丝绣右军,分行种青李,总是爱来禽,帖与树俱尔。
  《来禽馆集》是由其子邢王称在邢侗死后搜集整理并镌刻的。为了能将父亲的遗作整理出版,他耗费了大量心血。经过一年多的分类整理,邢王称将父亲的遗稿寄给时任南京礼部主事的姐夫史高先。史高先又请李维桢、冯元成两人校对。李维桢又推荐冒伯麟、喻叔虞帮助编辑。用时两年才整理完毕,史高先和李维桢分别写了序言。
  明万历四十六年 (1618),《来禽馆集》准备第一次印刷。资金不足,时任都察院右佥都御使的临邑人王洽慨然资助,又联络牟鸣区、李洪声、王士宪、李玉恋、张玉简等人赞助了部分资金。李维桢写了《来禽馆集序》。崇祯十年(1637)留都书肆第二次重刊,兵部尚书吴桥人范景文写了 《重订来禽馆文集序》。清康熙十年(1670)第三次重刊。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来禽馆集》收入《四库全书》。但是,因为书中有不利于清廷的文章,被剔除销毁了10多篇。清道光四年(1824),翰林院庶吉士莫树椿任临邑知县,重修来禽馆,并于道光八年(1828)第四次重新刊印了《来禽馆集》,莫树椿写了《刊修来禽馆集序》。
  清同治七年(1868),捻军攻打临邑县城,雕板十之三四散于战乱。邢文舆补齐所残缺的雕板,进行了第五次刊印。光绪十七年(1891)第六次重新刊印,时任临邑知县杨倬云写了 《重刻来禽馆集序》。
  □隋桂婷 于玲霞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部《来禽馆集》读懂邢侗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9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