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50529期 >> 第10版:闲情
古代的素食



  现在的人们从不同角度大谈素食主义。何谓素食?素食是相对肉食而言,是指完全以植物类原料制作的食品。唐代颜师古《匡谬正俗》卷三对素食的解释是:“谓但食菜果糗饵之属,无酒肉也。 ”
  素食有久远的历史渊源。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了一些素菜的制作方法。到了唐代有了花样素食,北宋都市有了市肆素食,有专营素食素菜的店铺,仅《梦梁录》记述的汴京素食即有上百种之多。宋代有了较多的素食研究专著和素食谱,林洪的《山家清供》、陈达叟的 《本心斋蔬食谱》,都是提倡素食的力作。
  明清两代是素食素菜的进一步发展时期,尤其是到清代时,素食已形成寺院素食、宫廷素食和民间素食三个支系。宫廷素菜质量最高,清宫御膳房专设素局,能制作200多种美味素菜。清人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列有“素食单”和“小菜单”,清末佛教徒薛宝辰撰有《素食说略》。明代陈继儒的《读书镜》有一语云:“醉醴饱鲜,昏人神志。若蔬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无秽,是可以养神也。”这其中追求的是清静的境界,代表着相当一部分文人的思想。清人顾禄有《题画绝句》一首云:“绿蔬桑下淡烟拖,嫩甲连塍两有过,试把菜根来大嚼,须知真味此中多。 ”表达的也是这样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说到素食,不能不说“国菜”豆腐。豆腐是我国独创的一种食品。关于豆腐的发明年代,有一种说法认为孔子的时代就有了豆腐。还有一种民间传说,战国时人乐毅性孝顺,父母喜吃软食,乐毅便用黄豆制成豆腐供父母食用。父母每天食之,因得高寿。父母故后,乐毅请参加送葬的邻居们吃豆腐宴,祝愿大家健康长寿。由此豆腐传开而沿袭至今。比较流行并得到认可的说法是,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宋人朱熹写素食诗说:“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诗中有自注云:“世传豆腐为淮南王术。 ”后来的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也沿袭了这个说法。自此,豆腐制作世代相传,吟咏豆腐的诗韵绵绵不断。明代景泰年间才子苏平有诗云:“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白沸汤中滚雪花。 ”明末清初纪映钟的诗句云:“蚁磨旋天地,元黄搅夜分。谁飞东海卤,遂结北山云。”这些诗都写得颇为生动形象。
  □刘学文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古代的素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0 版:闲情】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