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商战”世界杯赛场 中国元素争唱“主角”



  没有中国队的世界杯,依然会让中国球迷彻夜难眠,热血沸腾。中国球员远在万里之外,“中国元素”却在竞相角逐世界杯赛场。从四年前南非世界杯上的比赛用球“普天同庆”,到本届巴西世界杯上的吉祥物“弗莱古”,再加上太阳能企业——英利与世界杯的第二次携手,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和中国服务在世界杯赛场上绽放,这里也是赛场内外另一个激动人心的舞台。

  不可或缺中国元素荣耀“出征”

  8年前的德国世界杯,有“世界超市”之称的义乌输出了数以百万计的球迷假发、呐喊旗帜;4年前的南非世界杯,产自中国的官方用球“普天同庆”和加油神器“瓦瓦祖拉”风靡赛场。本届巴西世界杯,官方用球“桑巴荣耀”、新一代加油神器“卡西罗拉”,以及吉祥物“弗莱古”都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另外,赛场边上的广告牌也会让中国球迷眼前一亮,“中国英利”几个显眼的汉字已是第二次出现在世界杯赛场上。
  英利再度出征代表的是中国品牌“走出去”的发展自信。据了解,英利为全部比赛城市的照明信息塔提供了27套光伏系统,在包括圣保罗在内的6个体育场内的媒体中心等处设置了太阳能充电站。
  来自北京的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本届世界杯的安检设备供应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球员、球迷和观众“保驾护航”。同方威视的海外销售副总裁王卫东告诉记者,此次巴西世界杯12个球场中9个球场的安检设备都由他们公司提供,数量接近600台。

  抓住商机中国企业实现“双赢”

  国际赛场向来都是全球企业竞相争霸的“战场”,绿茵世界杯更是重中之重。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说,进驻世界杯的目的除了增加销量,更重要的是借助世界杯的舞台让产品更具全球影响力。
  新一代加油神器 “卡西罗拉”的“故乡”浙江义乌,曾一度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小商品市场的海外订单陷入低迷。但在“世界杯经济”的强劲刺激下,当地商家的出口数量大增。据官方统计,今年1-5月,经义乌海关出口巴西的体育用品达到278万美元,同比增长42%,远高于同期平均增速。
  “国际大赛给企业带来的无限商机,让企业产品的品牌效应迅速放大,”王卫东激动地说。 “同方威视先后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3年联合会杯,以及今年巴西世界杯等重大体育赛事。以前海外都不知道我们这个牌子,现在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了! ”
  “近年来,在光伏产业的低迷期,企业产品的销量仍呈现稳步增长,”英利绿色能源总裁特别助理梁田介绍。“赞助世界杯后,产品从原有的销往8、9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为如今的50个国家和地区,很好地完成了市场导入。 ”
  “在眼球经济时代,品牌的影响很重要,像阿迪达斯、可口可乐等品牌都是靠赞助国际赛事这样的营销策略红遍全球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范德胜表示。 “世界杯这样的世界大赛不仅给大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品牌的推广,也给不少中小企业的成长和扩大带来机会。 ”

  着眼未来树品牌更需有品质


  世界杯赛场激战正酣,中国元素也在借助这个万众瞩目的舞台展现风采。对于旨在全球市场树立品牌形象的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和中国服务而言,更重要的还是自身品质的提高。
  中联重科海外公司副总陶思阳介绍说,中联重科从2008年进入巴西市场,在本届世界杯,中联重科的汽车起重机和混凝土机械也参与了多个场馆的建设。他表示,中国高品质的机械产品使其成为场馆建设的主力军,参与建设又势必会激励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
  专家指出,在本届巴西世界杯的舞台上,不仅有低附加值、简单的代工产品,也有中国的原创品牌。这说明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正稳步前进。
  在世界杯赛场的一两次曝光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但提高实力、树立品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营销学系教授郭晓凌指出,企业不应满足利用世界杯赛场的商机,增加产品销量。消费者对一个企业或产品产生了认知、认可以及相关联想,品牌才算建立起来了。
  中国男足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昙花一现。人们不禁期待,中国男足能和这些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和中国服务一道,在平日里精耕细作,不断提高,让世界各地的球迷在世界杯赛场上享受中国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见证中国球员的精彩表演。
据新华社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商战”世界杯赛场 中国元素争唱“主角”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4 版:看天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