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文明的中国,年俗也要具有时代性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它标志着新的一年春天的到来,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春节也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全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或者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节俗,是当今社会许多人在思考的问题。
  节俗是指一个民族或地区的过节习俗,是具一定流行范围和流行时间的意识行为。对此,我们应该明白的是,节俗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是动态发展的、是具时代性的。一种民间节俗的形成发展,都自然而然地带有这个时代劳动生活或社会发展的影子。
  当一个时代变革,自然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新旧习俗碰撞变革,一些旧俗消失日也将是新俗诞生时。新中国成立后,一些曾经束缚中华民族崛起发展的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被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所替代,中华民族由此走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在解放思想、转变意识、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腾飞发展的新时代。在创新发展的时代,对待民俗文化,我们科学的态度就是学会 “扬弃”,“兼容并举、传承精华、破旧立新”即是发展。
  在时代发展变革中,一些旧俗会伴随时代文明发展需要或延续或摒弃或与新习俗兼容并举。从当今社会发展角度看,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文明的发展,节日里尤其是春节期间,类似燃放烟花爆竹等过年旧习俗,很难融入这个时代的理念与科技的发展需求,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社会生产、生活健康以及人文化环境的综合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学会对传统习俗进行鉴别从而做出“扬弃”。
  对待我国传统文化习俗,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才会有目标可循、有标准可言,才不至于被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束缚。因此,在近年来,我在对一些传统文化现象的认识、探讨和界定上,大都以自己的 “科不科学,是否有误;合不合时,是否扬弃;感悟有之,是否存在;站在高处,是否望远”这“四项原则”为标准和方法进行衡量、判断、探讨和注释。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 ”新年俗是需要培育的,我们要培育弘扬那些带有进步意义、文明意义的民俗。而对于那些适合中华民族团结和谐、适合时代发展变革的传统习俗也要伴随着时代进步和文明发展需要延续或与新习俗兼容并举。
  实际上,我国的节日习俗一直处在以不变应万变的发展中。不变的是春节追求“吉祥、平安、喜庆、团圆”的节日主题,而变化的是让春节文化永远跟上时代的发展节奏。春节就像我们小时候手中把玩的那块橡皮泥,只要想象力够丰富,你可以把它捏成任何你喜欢的形式。 “我用我的方式过年”,是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过年的意识变革。
  (作者系著名社会学家、民俗学家、作家)
□艾君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文明的中国,年俗也要具有时代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深水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