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收麦时节忆当年
  

□邓吉收
  又到一年麦收季。望着金灿灿麦浪,看看村里大街小巷悠闲的男女老少,内心总是百感交集——我们的时代发展得真是太快了。
  几十年前的麦收时节,男女老少起五更睡半夜,忙得黑白不分、团团转!整个麦收过程中,割麦子是脏和累,其他环节有时候还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割倒麦子捆成捆,接着就是运往麦场。这时,远远望去,在炽热的阳光下,麦田里,乡间小路上,到处是来往的车辆和行人,拖拉机、三轮车、马车、小推车、肩挑的、背扛的……男女老少齐上阵,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趁天气晴朗,赶快把麦子运到麦场。
  那时的田间路都是泥土路,坑洼不平,可人们总是把麦捆子在车上码得又满又高。车子行驶在土路上摇摇晃晃像个醉汉,为此掉麦捆子或翻车的事时有发生。我的邻居王大婶,为了防止掉麦捆子,索性拽着缆绳爬到车上,指望用身躯压住麦捆子,不想半路翻了车,把她砸在下面,伤着了神经,导致下肢瘫痪,下半生只能与轮椅为伴。
  麦收工序最危险的就是脱粒环节。那时已普及了脱粒机。当时人们只觉得它便捷好使,有时却忽视了它的危险。那天傍晚,该轮到村民张大嫂家脱粒了,她听说后,来不及吃饭,喊上四五个人,开动机器忙活起来。她站在最靠近脱粒机的位置。脱粒这活儿,是流水作业,四五个人一组,彼此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忙碌且又紧张。她站在脱粒机旁,两手上下翻飞,把传递过来的一缕缕麦子,迅速地送入急速旋转的脱粒机内。这一忙活起来就是三四个小时,也许是她又渴又饿,也许是她人困马乏,在临近收尾时,她突然发出一声刺耳地尖叫:“哎呀……”原来,她的右手臂被卷进了脱粒机……几天后在省城大医院做了截肢手术。
  那时,村民们为了抢收眼看就要到嘴的粮食,每年麦收总会有村民“挂花”:轻者皮肉之苦流点血,重者缺胳膊少腿落个残疾,甚至有的还搭上性命,怪不得老农们把麦收比作是“虎口夺粮”,不是没有道理的。可是有时候,输在“虎口”之下的事例还是在所难免。
  那天上午天气晴朗。人们借着难得的好天气,在麦场正忙得热火朝天。午饭后,西北天边涌过来大片的乌云,当一股西北风夹杂着枯叶和尘土吹来后,忙碌中的人们才“醒来”!“不好!”不知是谁大声喊道,于是一场“抢场”恶战打响了!
  运麦捆的,铡麦捆的,晾晒的,脱粒的,都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该堆的堆,该盖的盖,该扫的扫,一个目的:绝不能让到嘴边的麦子有一点闪失。说时迟,那时快,又一股更强劲的西北风卷地吹来,紧跟着是几颗铜钱般大的雨点“啪、啪”砸在地上,溅起一股尘烟。“山雨欲来风满楼”,风是雨头,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一会儿,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时邻居吴大爷的麦场才堆了一半,一家四口人正拼命地忙活着,瓢泼大雨瞬间从天而降……一个个像落汤鸡似的人们被迫放下手中的活,纷纷逃离麦场避雨。吴大爷一家在人们反复的劝阻下,才勉强丢下手中的农具离开麦场。
  等雨停下,吴大爷回到麦场,却傻了眼。由于他家麦场地势洼,又紧靠沟渠,滂沱的雨水从他的麦场一角撕开了一道口子,整个麦场几乎都被冲走了。吴大爷顿时急了眼,拿来笊篱,顾不得挽起裤卷,三步并作两步踏进沟渠,可捞出来的全是麦秸或麦糠,那麦粒都沉入淤泥……吴大娘来到麦场见状,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天呀!天呀!”的号啕大哭起来。
  几十年过去子,农村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农业机械化的高质量发展,让农民彻底地从苦不堪言的繁重传统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和城里人一样,即便是到了麦收时节,那些农活再也不用他们牵挂了。孩子照常上学,年轻人正常上班,老年人悠闲自在,安度晚年。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收麦时节忆当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今周末】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