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康博小学师德师风建设赢得学生及家长赞扬——
一封感谢信 浓浓师生情
  

□本报记者于春芝本报通讯员李霞周桐旭
  “我庆幸孙女遇到了一个好老师,进入了一所理想的学校,感谢老师的付出……”6月17日,康博小学校长刘雪峰收到了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写出了一位家长对学校的感激之情,信末署名是一位留守学生的爷爷朱曰旺。
  6月25日,记者联系到朱曰旺,得知信中提到的这位留守学生名叫朱奕涵,父母在南京上班,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虽然生活无忧,但对于她的学习和心理成长,爷爷奶奶总是力不从心。
  “我们文化水平有限,学习方面帮不上孩子,她只能靠自己。”2018年,读四年级的朱奕涵刚从南京转学到康博小学时,朱曰旺充满了担心。可没想到,孩子很快适应了新学校的生活,特别是升入五年级后,学习成绩不断进步,在班里名列前茅。
  在朱曰旺看来,孩子的进步离不开班级老师的无私付出和关爱。“尤其是班主任张文静老师工作态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对学生耐心细致,不仅教给孩子文化知识,还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和快乐。”他深有感触地说。
  让朱曰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星期六,朱奕涵对一道语文阅读题的答案不理解。晚上10点多,朱奕涵通过微信联系老师。没想到,张文静很快就回复了5条语音信息,详细讲解问题,最后又叮嘱朱奕涵不要熬夜,早点休息。
  张文静对待学生的温柔细心,让朱奕涵也备受感动。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张文静提前联系朱奕涵父母,让他们录制一段祝福视频作为孩子的节日礼物。儿童节当天,当视频在教室屏幕上播出的一瞬间,朱奕涵眼中满含热泪。
  为及时了解学生及班级情况,张文静在班里设置了意见箱,鼓励学生踊跃“投稿”,这个意见箱使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主动“开了口”。她将特有的女性细腻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用自己的学识和言行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长大后,我想成为一名老师,像张老师一样的老师。”如今,一颗梦想的种子,已经在朱奕涵的心里悄悄发芽。
  今年,朱奕涵马上升入初中,作为毕业班孩子的家长,朱曰旺特意向学校写来感谢信。
  得知感谢信的事儿,张文静感到很意外:“家长说的事,学校的每个班主任、每位任课老师每天都在做,可我却收获了这份意外的感动。这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的一种鞭策。”
  事实上,张文静只是康博小学众多优秀老师之一。建校4年来,康博小学在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的同时,特别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每学期末组织开展师德调查问卷,寒暑假开展师德师风相关培训,在职称评聘、人才项目申报等工作中,加强对师德师风的审查把关,并实行一票否决制。一系列举措,让一大批像张文静一样的老师快速成长起来。如今,学校先后获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山东省性别平等进校园项目学校、山东省诗文教育先进单位、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十佳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封感谢信 浓浓师生情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