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聚焦主责主业——
创新打头阵 产业挑大梁


  

□本报记者王志强本报通讯员赵庆川
  1月15日,“辉煌十三五奋进新德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德州经开区专场举行,区领导孙丙峰、申毅、高吉超及科技创新部主要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我区发展成果及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企业培植、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相关做法和成效。各媒体结合发布会内容,制作发布新闻近百条,全方位、多角度、高层次宣传推介经开区,取得了良好效果。
去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292亿元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德州经开区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一系列困难挑战,经开区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建设智造德州、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充满潜力,改革开放、充满活力的“三大高地”,圆满完成“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艰苦奋斗,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开放活力竞相迸发的开发区。2020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亿元,是2015年的1.33倍,年均增长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59亿元,是2015年的1.28倍,年均增长5.63%。两税收入、进出口总额均占到全市总量的1/5左右。在全省159个开发区综合排名中列第42位。疫情防控实现“零感染”“零确诊”,德州市呼吸系统感染防控产业基地、双训基地和联合研发中心“两基地一中心”落户经开区。投资120亿元实施的11个棚改项目快速推进,惠及城市规划区内的4.2万名城中村城边村群众。投资17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2所,“全面改薄”和解决大班额任务如期完成。“十四五”时期,经开区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全市争第一、全省创一流、全国有位次”的目标定位,进一步聚焦经济发展、双招双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四大主责主业,加快建设“三大高地”,确保在国家、省对开发区的综合考评位次不断前移,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内设机构由24个缩减至9个
我区自2020年3月底正式启动体制机制改革以来,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和去行政化改革方向,努力推动开发区聚焦主责主业,促进管委会瘦身强体、回归本位,圆满完成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任务。在去年11月12日全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视频交流会上,我区作了典型发言。在强化组织领导、搞好顶层设计、广泛宣传引导的基础上,我区优化管理体制,提速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整合归并内设机构,开发区内设机构由24个缩减至9个,缩减比例62.5%。专业招商人员由28人增至39人,增加39.3%。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共剥离201项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其中移交市直相关部门76项、社会事务服务中心85项,下沉镇街40项。剥离开发运营职能,推行“党工委(管委会)+”体制,新组建园区开发投资公司,改组开融投资公司,壮大建能实业、高创中心力量,抓好产业培育、双招双引、科技服务、项目管理、创业孵化等。承接经济管理权限,配合上级部门研究制定支持开发区发展涉及财政、用地、产业、开放、审批等5个配套文件,承接1217项市级行政权力事项和47项省级行政权力事项。通过组织竞聘分流,激发干部队伍活力。集中一周时间、分四个批次压茬开展全员岗位聘任,共668人次参与岗位竞聘和双向选择,165人成功竞聘上岗,总体竞争比例达到2.78:1,无震荡分流安置102人。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4家
  我区坚持把现有企业培植摆到与招商引资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活力德州、智造名城”战略,大力实施开发区新型工业化建设三年行动,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3%、21.4%、16.8%。
  骨干企业总体向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2020年1至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9.2亿元,同比增长5.2%。重点监测的49家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9.85亿元,利润18.06亿元、同比增长20.06%;重点税源企业纳税37.6亿元,同比增长15.62%。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63.8%。2020年1至11月,纳税过亿元、5000万元、1000万元企业同比分别增加2家、2家、3家。普利森公司荣获第三批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中小微企业活力迸发。去年凯帝斯等24家企业完成“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大陆架等4家企业入选省2020年度瞪羚企业。海天机电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华海石油等6家企业被新认定或复审通过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居全市首位。贝诺冷却设备等19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制,海亚消防等18家企业集中挂牌,深交所已受理联合石油创业板上市申请,扒鸡股份已报山东省证监局辅导。企业上云累计达到42家。去年1至11月,纳税过500万元、过100万元、过50万元企业分别达到94家、305家、477家。
引进大项目好项目175个
“十三五”时期,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搭建京鲁数谷、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国家北方应急(医疗)救援综合示范区、应用技术研究院、绿地创新谷“五大载体”,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累计引进落地威讯电子、中机寰宇、英望科技、宇航派蒙、沪江建筑等大项目好项目175个,总投资843.98亿元。我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成立规模5750万元的应急转贷专项资金,与全省首创互助式纾困基金组合发力,完成8家企业24笔3.81亿元过桥转贷业务。优化《涉企政策兑现工作程序》,依法依规审核通过103家企业优惠政策资金3.49亿元。完善项目建设“双线并行预审承诺制”,有研半导体、氢璞创能等40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深化“标准地”改革,奥来应急救援产业园项目实现首家“标准地”项目出让。颁出全市新业态执照、社区办照、承接省级下放行政事项3张“首证”,见证了开发区速度。
  体制机制改革后,全区上下围绕“提升开发区首位度、打造德州发展增长极”的总体目标,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在招商工作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
  2020年实现沪江智能、英望科技、京鲁数谷、玉华科技等19个项目签约落地;中机寰宇、环银智能设备、恩源地标、应急产业园等一大批项目开工建设;有研半导体、华创融盛、德恩医消等17个项目建成投产。
高新技术企业达62家
“十三五”时期,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全市产业孵化示范区和产业发展示范区总体目标,不断健全完善“应用研发+技术转化+项目孵化+企业培育”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服务生态,助力全区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增强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制定经开区《关于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加,达到6.62亿元,研发投入占比2.32%;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归集,64家企业获省级研发财政补贴860余万元。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建设。发展建立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德州分中心,浙大、山大、东南大学等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促成校企合作项目200余个。成功引进了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东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12家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技术交易额达到6.4亿元;推动实现技术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目前与清华大学、中汽认证中心(CCAP)、国家能源集团研究院等72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强化项目管理,提升项目孵化功能。引进高创中心、清华大学启迪之星等10余家专业运营团队,现有省级及以上科技孵化载体9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6家。围绕创新主体的培育,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9.24%,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82家。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000余人,其中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0人,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1人,成功创建全市唯一的国家高端人才引领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创新打头阵 产业挑大梁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专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