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坚定不移地将民生改善放在突出位置,举全县之力打一个民生工作的翻身仗——
庆云: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本报记者尹滨任立松本报通讯员张秀葵王凡存

庆云投资近2000万元改扩建了金书小学,并从商住用地中挤出30亩土地,结束了学校没有运动场地的历史


  庆云,财政底子薄、历史欠账多,30多万城乡群众,怀着不同的民生诉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如何回应百姓关切?如何让群众共享发展?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的回答是:“坚定不移地将民生改善放在突出位置,下定决心用小财政托起大民生,举全县之力在庆云打一个民生工作的翻身仗。 ”
  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化解“大班额”,1年的教育投资超过此前20年的总和;棚改安置,10个月拆迁3255户,超过过去5年棚改任务总和;投入8.58亿元修建道路,困扰市民十余年的“出行难”问题即将埋入历史;建设“海绵城市”,实施城区150公里雨污分流工程,已完工65公里,占全市同类工程量一半以上……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让庆云群众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今年上半年,庆云县民生满意度测评位居全市第一。
  “我们始终把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归属感和参与感作为一切工作的最终目标,坚持用小财政编密织牢大民生保障网。 ”庆云县委副书记、县长孙洪昌说。
投入用在刀刃上——
聚焦最紧迫民生诉求
  在庆云县主城区,让居民翘首以盼的,是省道315线不再穿城而过。渤海路街道办事处的刘如连深有感触:“大小车辆呼啸来往,出行特别不安全,上下班高峰期,还容易出现拥堵。 ”
  沿庆崔路有5个乡镇,修好庆崔路,老百姓们盼了好多年。“这条路是全县北部区域的大动脉,但年久失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 ”崔口镇二屯村村民李晓红说。
  民生痛点就是工作的起点。庆云将全县公路建设纳入一张蓝图,同步推进城区道路改造、庆崔线改造、乡村公路改造提升三大工程,涉及全县城区及9个乡镇、街道,工程量为5年来最高。
  一头是发展换挡,一头是资金不足,庆云县提出进一步扩大有效供给,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投资,补齐民生短板。截至目前,投资6.58亿元、全长23公里的G205及G339改线工程已完工4成,建成后,城区框架将扩展1倍以上,大路穿城现象不复存在;投资2亿元、全长31.3公里的庆崔路和130公里的乡村路新改建工程全部竣工通车。“我们所有的民生改善工作,都是围绕着群众最紧迫、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需求。 ”庆云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过去,由于排水、排污设施不完善,雨水、污水全靠一根管道排,不光有积水返味的问题,还会顺着市政雨水管道排入河道,形成黑臭水体。这让玉水河畔的居民小区饱受其扰,“河岸景观虽然建设得很漂亮,可就是没人敢往前凑,一靠近,臭气熏天。 ”玉水嘉园小区居民王宏建说。
  庆云随即将“四供两排(供水、供电、供暖、供气、排水、排污)工程”放在了民生工作的重要位置,提出2年内实施城区150公里雨污分流工程。“整个城区的地下管网几乎改造一遍,真正实现全城域水资源的清浊分离,也大大优化了城区供排水系统,让活水进城、碧水环绕成为现实。 ”县住建局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结合“全域旅游”战略和“清河行动”,庆云县实施了双龙湖水库工程,着力为全县供水开辟第二水源;并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采用“第三方评估机构+三级河长清查”模式,将境内3条河流、11条县级沟渠、2座水库的300多个违法事项全部清零,350公里河道沟渠得到有效治理,高标准打造了3条省级河道,在堤顶路修建了10米宽的景观大道和“半程马拉松”赛道。
  眼下的庆云,处处碧波荡漾、河清水秀,赢得群众交口称赞,380多名群众自愿报名,担当民间“义务河长”,全民治水、全民护河成为风尚。
民生资源均衡配置——
群众获得感力求全覆盖
  “‘全面改薄’之前,60多名学生挤在一间教室上课,后面的学生连黑板都看不清。 ”在庆云县尚堂镇中学采访,校长张荣国一说起“全面改薄”前学校的情形,就不住地摇头感叹。
  转眼不到3年,旧貌换新颜。“不但建起了宽敞明亮的餐厅、宿舍楼、综合教学楼,还配备了多功能教室和信息化教学设施,师生还用上了空调、塑胶操场! ”张荣国说,学校建设总投入1300多万元,学校只管使用,资金、建设等问题都有专人负责。
  庆云县教育局长王建岐依然记得,在今年省党代会上,王晓东书记响亮喊出的口号:小县办大教育、弱县办强教育。“决心之大,前所未有。 ”王建岐说。
  “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宁可少上几个工程,也要给教育让路。 ”孙洪昌告诉记者,庆云县同时启动了解决大班额、“全面改薄”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大工程,甚至拿出了170亩、市值近2.5亿元的城区黄金地段,用于建设操场、校舍,被老百姓形象地比喻为“割肉助教”。
  投入上,更是舍得真金白银。财力不足,庆云就在创新融资上下功夫,多元融资8亿元,对全县67所中小学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新建完全小学7所,改扩建中小学60所,全县1.5万余名学生搬入新校舍。“全面改薄”竣工率一度跃升全省第三、全市第一,在全省前进了102个位次,7月底,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验收。
  发展教育,不能一劳永逸,必须着眼长久。庆云县提出了一个大胆构想:不能将均衡简单理解为“拉平”,更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抬高底部”的同时,造就高原,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
  庆云县抢抓国家鼓励特色小镇建设的历史机遇,与中国教科院联合启动全国首家幸福教育小镇建设,辐射学前到职业教育各学段20余所学校,生源1.5万人。打出了“文武兼修、知行合一”的庆云学生品牌,努力创建幸福课堂、幸福班级、幸福老师、幸福校长;同时,创建了全国首个“国字号”学习科学研究所,邀请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亚瑟·格林伯格教授团队进校开展认知阅读培训,有的学生阅读速度提升10倍以上,每分钟达3000至5000字。
把好事办好——
让群众真正得实惠
  近年来,最牵动老百姓心神的,莫过于棚改,群众对新的居所、新的生活、新的前景,满怀憧憬与期待。“把这件好事办好,能让万千家庭感受到民生保障政策的融融暖意,让久居棚户区的人们从此生活更有尊严、日子更有奔头。”庆云县在上级下达的3793户棚改任务基础上,自我加压,将目标定在4200户,号召各级各部门发扬“一线上火线,二线上一线,全员上前线”的攻坚精神,抽调集中力量,包干推进,重点攻坚。
  棚改工作启动后,庆云县深入基层摸底,了解群众所需所盼。“谁都想改,住在这低矮破旧的小楼里,有什么生活品质可言? ”“对棚改,我们有两怕:一怕政府说话不算数,二怕商业味太浓,开发商赚大钱群众得小利。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我最忍不了‘钉子户’最得实惠。 ”………
  掌握了群众心结所在,庆云县把“改不改,怎么改,群众说了算”作为基本原则,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对省、市确定的刚性政策,一律不准改动,对不符合安置补偿政策的要求,坚决不突破底线。但对群众的合理要求,则及时回应,全力解决。
  为了让居民真正成为棚改主体,庆云县在制定征迁、补偿、安置等环节的措施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以“阳光征迁”破解群众疑虑,确保整个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同时,将棚改工作与房地产去库存有机结合,科学制定货币化安置与集中安置两种方式,满足棚改居民多样化需求。
  棚改,安置重于拆迁。庆云县在安置区选址上,同样用足了力气。周围环境如何?是否方便群众生活?是否群众认可?都摆在桌面上,保证群众第一知情权。
  以往拆迁,都是政府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做居民工作,话说得轻了重了都容易惹麻烦。如今,居民成了棚改主体,积极性大大提高。庆云县渤海路街道柳家村是今年第一个棚改村,扎实的政策宣传、公开透明的补偿标准、亲情般的感情交流让柳家村407户棚改居民仅用了3天就主动签订拆迁协议,陆续搬离老房子。棚改,让群众“忧居”变“优居”,截至目前,庆云县已经完成3255户拆迁。
  民生改善,久久为功。发展红利共享,生活不断向好,庆云人民的幸福日子还在后头。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庆云: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头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