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强力推进大企业培植
  从机制上落实,建立完善政企联通渠道
  一是银企对接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不同形式的银企座谈会,邀请市区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区内部分企业,研究有关金融扶持政策,解决资金信贷盲点。二是企业运行分析机制。每季度举办一次不同产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会,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分析各产业市场前景,研判市场竞争力,有针对性的解决企业困难。三是企业家培训机制。每半年举办一次企业家培训班,聘请经济领域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或点对点科研指导,为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每年组织企业家外出考察学习,提振企业发展士气,增强发展信心。四是帮扶包保机制。落实现场办公和各部门、各镇街包保企业责任制或联系制,了解企业情况,解决企业困难,做好企业服务。
  从创新上引领,鼓励引导企业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积极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每年举办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重奖科技研发,激发企业创业活力。积极对接市科技局,共同建设德州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承接京津地区科技创新资源和技术项目转移。引导企业拿出资金专项用于科研成果研发和转化,促使企业在自主创新上不断提档升级。二是积极提供人才保障。组织“安德英才汇”,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摸清企业人才需求,积极招才引智,进行策略帮扶,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动企业与高职院校对接,建立良好的人才市场机制,使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三是引导企业技术改造。目前已初步筛选出拟新征地扩张企业2家,拟与央企、强企合作项目7个,拟进行“退二进三”企业2家,在原厂区新上技改项目企业15家涉及24个项目。四是注重科技平台建设。区财政提供一定资金,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院士工作站、企业重点实验室、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类科技研发平台。
  从平台上提升,切实为企业服务提供支撑
  一是企业服务中心平台。发挥企业服务热线作用,提高转办效率和办理质量;依托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现场服务;完善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同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两化”融合平台。扎实做好区内企业“两化”融合工作调研,培育标杆企业形成带动效应。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区企业深化两化融合工作的积极性。三是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企业发展详细档案,制定企业跟踪服务配档表,建立共享的企业发展信息平台,做到驻区所有企业信息有据可查,有案可依。
  从政策上保障,拓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空间
  一是加强困难企业帮扶。对于有核心技术、产品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及时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对于有条件而无能力生产企业进行整合,对有闲置车间的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形成资料库,及时对接项目入驻,盘活资产;对于已濒临倒闭的困难企业,提早介入,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同时做好其他社会问题的预防工作。二是突出资金项目争取。建立企业创新平台、创新项目、创新团队3个数据库,积极对接协调上级有关职能部门,最大限度的争取政策上的支持,为有条件的企业争取专项扶持基金。储备一批工业提质增效专项资金项目,筛选一批符合申报条件的技术改造、首台套、科技创新等项目,提前完善各项手续;抓紧调研,完善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争取节能减排考核奖励资金。筛选科技成长型企业重点扶持。三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企业上市资源储备库,实施系统性服务和配套政策支持。对接齐鲁股权中心和“新三板”,筛选并组织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力争实现“3家挂牌、3家新三板”?。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强力推进大企业培植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政务(经开报)】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